浙江嵊州:財政“掌勺”香滿溢 小食烹出“共富味”
今年,浙江嵊州市金庭鎮的裘大伯一家再次踏上了去往南京的路,繼續從事小籠包生意。和去年回鄉時的愁眉苦臉相比,這一趟,裘大伯全程喜笑顏開,“本以為買了新房,今年做生意的本錢會有麻煩。還好政府幫我辦了30萬元經營貸款授信,我又可以輕裝上陣了!”
得益于嵊州市的扶持政策,像裘大伯一家這樣的嵊州小吃從業家庭能夠以更低的利率享受金融服務,越來越多的從業家庭也借著小吃產業財金服務的東風走向了富足的美好生活。
事實上,近年來嵊州市財政對于小吃產業的投入遠不止此。以省財政廳牽頭的“百萬家庭奔富三年行動”改革工作為契機,2023年以來,嵊州財政立足本地優勢,錨定土特產,不斷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積極拓展小吃富民全產業鏈,提升小吃促富能級,打造“舌尖上”的“雙百億”產業,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致富之路。
聚焦小吃產業振興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嵊州圍繞小吃全產業鏈精準運用普惠金融、標準化機制、深化糧食產業融合、優化生產加工,推動小吃產業持續高質量增長,實現萬名從業者走向幸福生活。
做大產業
土特產里唱響全民增收曲
發展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是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一條重要途徑。嵊州小吃歷史悠久,是“浙江小吃文化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對于嵊州而言,小吃就是“土特產”。
然而,由于規范缺失、經營管理粗放、原材料品質良莠不齊等問題,嵊州小吃產業也一度存在品質難保、品牌難塑、品味難提等問題。
如何做好土特產“文章”,重塑嵊州小吃品牌,實現特色產業資源優勢轉化為全民增收抓手?嵊州財政著力助推嵊州小吃規范化建設,實現小吃產業整體降本提質、從業者進一步創收,在土特產里邁出富民步伐。
早在2018年,嵊州就啟動“大嵊歸來”嵊州小吃全國統標工程,開始推進小吃產業的規范化管理和經營。近年來,嵊州財政持續保障統標工程縱深推進,助推“杭州小籠”回歸“嵊州小吃”,助力擦亮嵊州小吃金名片。
在“店招、工藝、服裝、器具、設計”統一基礎上,嵊州在全國各地推廣使用嵊州小吃標準語系,并對標準店、品牌店給予財政資金補助。目前,嵊州已累計實現門店統標5147家,通過品牌化提升,小吃門店單品單價提高20%以上,月營業額提高20%至30%。
厚植品牌優勢,擴大小吃產業,以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鄉村振興為目標,2023年3月,嵊州打造“嵊情家味”區域公共品牌,除了傳統小吃,還囊括了茶葉、香榧、桃形李等特色農產品,吸引社會資本入場,市場化運營實現資源利用高效化、區域價值集成化,提高農民生產經營收益。
目前,“嵊情家味”品牌三大子產業評估價值已達約52.9億元,榮登農業農村部“全國區域品牌傳播影響力百強榜”第46位。截至目前,品牌已助力1600多名農戶銷售嵊州小吃等特產2000余萬元,累計帶動特色產品銷售8800余萬元。
如果說品牌化是嵊州小吃產業發展的“擴音器”和“加速器”,那么規范化體系建設和食品安全保障就成了“壓艙石”和“定盤星”。
2023年以來,嵊州開展小吃產業標準化建設,制定速凍小籠包、榨面、年糕、糟肉等六項全國團體標準,鼓勵小籠包、年糕等食品生產企業開展HACCP、ISO22000等質量管理認證,對生產設備和冷鏈設備投入200萬元以上的按15%予以財政獎勵。目前,嵊州已有22家小吃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小吃生產質量顯著提升。
為了讓消費者看得安心、吃得放心,嵊州為每份小吃原材料受檢食材賦予唯一、可溯源“身份證”——“電子食安身份證”,通過專業認證保障食品安全,為小吃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再添保障。目前已生成“電子食安身份證”95萬余份,日均檢測并賦證2600余份,在全市15個鄉鎮(街道)開展移動式巡回快檢,形成“15分鐘快檢服務圈”。據統計,目前嵊州共計節約檢測費用超1.5億元,有效解決原材料生產者送檢遠、費用貴等問題,大大促進了小吃產業做大做強。
多措并舉的產業扶持政策使得嵊州小吃產業不斷擴大,時至今日,已經形成了規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發展格局。以品牌為引領、以質量為保障,嵊州小吃從業者規模不斷擴大。據悉,嵊州小吃從業者已超過8萬人,小吃門店3萬余家遍布全國各地,遠至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年產值達到110億元左右;除了街邊門店,嵊州小吃還走進了大型農批、商超酒店、高鐵客運等市場,帶動結對幫扶農戶1000戶,戶均增收超4萬元,月均銷售額增長超15%,實現總銷售額逾10億元。
做深產業
全鏈融合賦能企業輕裝上陣
“我們企業是2020年時開始規模化生產的,當時正值企業發展的困難時期,政府在設備等方面給了我們不少補助,現在我們的產值能達到5000萬元以上!”嵊州越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鋼說。現在,越鮮食品生產的嵊州小籠包早已走出嵊州小城,銷往全國各地,企業工人達到200多人,為嵊州上百戶家庭帶來收入增長。
以企業減負促進區域就業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嵊州積極發揮財政政策效應,為企業減負增效提供助力,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加游刃有余。
除了對于達到條件的企業進行資金補助,嵊州還充分打通小吃產業上下游,全面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提升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銜接水平,為全鏈融合提供平臺,把小吃產業做深做穩。
2021年以來,嵊州充分發揮省級糧食產業融合發展集成創新示范建設項目效能,升級優質年糕、榨面等糧食深加工生產線,切實保障嵊州小吃原料來源,進一步提高小吃原輔料品質,如在優質大米全鏈條機械提升工程中,實現了稻米年加工能力1600噸,總服務面積達1.32萬畝。同時,由國有企業或小吃龍頭企業以訂單形式與種糧戶合作,共建原料基地,帶動從事原輔料種養的低收入農戶家庭增收的同時,為生產企業帶來“供應鏈效益”。
去年,二分田年糕廠訂單收購社員年糕專用稻谷4623噸,加工并銷售年糕1000噸,聯結農戶2000戶,進一步提升產品生產效率。
逐漸完善的產業鏈融合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沃土,近年來嵊州小吃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累計已培育小吃企業60家。
嵊州頭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2023年成立的嵊州小吃生產“新力量”,專門生產嵊州小籠包。作為一家中式快手早餐專賣企業,頭廚食品近年來新增嵊州小籠包產品后,經濟效益顯著增加。“現在,嵊州小籠包已經成了我們的一個重要品類,因此,我們在它的‘家鄉’設立工廠,既順應市場,也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公司發展。”頭廚食品相關負責人說。
為了加強全市內外小吃企業、門店的供應鏈、配送鏈協同,嵊州著力發展中央廚房、集中采購中心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等現代化生產經營方式,建立本土對市外小吃企業、門店的原材料和成品、半成品等冷鏈供應體系,目前全市已有方便(冷凍)食品加工企業48家。此外,嵊州在三江街道、剡湖街道、甘霖鎮、黃澤鎮規劃建設4個集展示、生產、銷售、培訓等為一體的高標準小吃產業園,其中甘霖鎮小吃產業園已動工建設,預計于今年年底竣工,明年投入運營使用。
做全配套
優質產業生態助力百萬家庭奔富
“現在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好了,從早忙到晚。多虧‘小吃貸’資金支持,讓我可以安心創業。”北京緣多百合小吃店張先生激動地說。據悉,嵊州籍的張先生在北京市朝陽區經營小吃店10余年,他一直有擴大經營的想法,但面臨資金壓力。嵊州農商銀行依據相關扶持政策,根據其經營需求為其辦理了20萬元“小吃貸”,申請貸款當天就完成了放款。
張先生用于擴大經營的“小吃貸”,正是財金助力共富下的“越鄉情—小吃貸”信貸產品。以高保障、低門檻為核心理念,嵊州創新小吃金融產品改革,以多樣化的財金服務燃動萬戶家庭奔富引擎。部分政策支持下的信貸產品,利率比普通貸款下浮10個百分點,最高貸款額度可達100萬元。目前,已為5000戶小吃從業者授信5億元,累計提供貸款2.95億元,為從業家庭的收入增長提供了資金支撐。
“嵊州小吃”名氣越來越響、規模越來越大,業態也越來越豐富。如何把已有相當規模的小吃產業生態做好做優,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嵊州以完善產業配套服務推動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縣域群眾增收奔富。
為了提升廣大從業者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嵊州逐步建立起“一站式”創業就業培訓指導體系,集開店指導、就業服務、經營管理、技能操作等于一體,開展職業技能鑒定、農業技術職稱評審,優先支持農村小吃制作大師、名師、高級技師、技工的培養,目前已培養小吃中、高級技工和專門人才上萬余人,推薦就業1萬余人,技術嫻熟人員一天可包制小籠包4000個。
特色化的小吃產業帶來了縣域特色經濟,也形成了富民新模式。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嵊州小吃中就業、創業,走上了致富之路。“現在嵊州從事小吃產業的家庭,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能達到二十萬元,多的甚至能有上百萬元。”嵊州市小吃協會會長李康義表示。據統計,在嵊州小吃生產企業實現“家門口”就業的嵊州工人,人均月收入實現7000元至9000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
“此外,我們還打造‘小吃+文旅’產業生態,打造越劇游、唐詩之路游、古鎮游、鄉村游等精品旅游線路,加強小吃與廚具、竹編、仿古家具等產業跨界互動。”嵊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嵊州組織小吃商戶參加上海人才周,舉辦“美味浙江”、嵊州市“村越”好聲音、“復旦大學·紹興周”、集成灶&小籠包引流體驗等活動,不斷以新產業生態注入縣域經濟活力。
未來,嵊州將繼續深耕“土特產”共富文章,打造形成以小吃產業撬動原材料種養、生產加工、食品安全、門店和線上銷售、物流配送、品牌推廣等全產業鏈“小吃富民模式”,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年產值市外100億元、市內100億元的“雙百億”目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